最新动态

{心青年成长篇} 疫情下他们在慧灵社区家庭自主生活的很nice

发布时间:2022-03-14    浏览量:429

在又一波疫情的突发下,慧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改变了应对疫情的策略,改为社区居家服务。


在为家长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锻炼了学员们的应对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提升。

图片
图片

突如其来的疫情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措手不及,打乱了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疫情来势汹汹,但慧灵没有自乱阵脚,在3月7日再一次感受到疫情的严峻,慧灵防控领导小组立即召集各中心服务主任开展落实应急措施,根据各服务点的不同情况商定应对方法,西固、安宁暂时一切正常,这次疫情的主要涉及范围是城关区、七里河区,为了学员安全减少外出,最终决定转变为社区居家服务,每天做好消杀工作,体温监测等防疫措施。


图片


就在社区居家服务的第3天慧灵城关区两个家庭陆续被封控管理,这对我们的员工和学员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同时在封控的第一时间慧灵防控领导小组、以及部分家长为学员和员工送去了生活所需品,给予关怀。


学员做到了家长认为不能做到的


家长的担忧

目前很多家长都比较关注自己的孩子,在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就开启父母式担忧,怕自己的孩子吃不好,睡不好,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也干不了还要因疫情暂时的分开,让父母陷入担忧,其实在离开父母的心青年们也有父母不知道的一面,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多少照顾自己,甚至去照顾他人,在家有依赖、依靠。而在社区居家服务中带给他们的是训练自理能力的提升,是锻炼也是挑战。


心青年的实际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在社区居家服务中我们可以看到心青年在没有家长的庇护下也可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如:自己收拾床铺、洗漱、帮助辅导人员打扫家务、关心照顾比自己能力差的学员,文明有秩序的配合核酸检测,知道疫情中口罩的重要性,有的甚至还会安抚工作人员的情绪,在家可能这些家长都认为是小事随手就干了,其实锻炼就在生活的小事中,你认为你的孩子不会,只是你没有给他展示的机会。


图片


图片

快乐自主的生活


“‘自主生活’能力是心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石。“自主生活”是引导心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独立选择,并为之承担责任的特殊教育理念。它鼓励心青年发掘、体验个人兴趣爱好,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建立自我认同感。在疫情居家服务期间,心青年们在工作人员的充分支持和赋权下开始了“自主生活”。


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制作马赛克拼盘,手工串珠,一起包饺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等 。在周末的时候大家组织了休闲娱乐活动,一起欢歌热舞,打牌、看电视等。


慧灵提倡心智障碍人士,自主,自决,通过训练提升他们融入社区的能力,独立走向社会的能力,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在疫情这种突发事件,突发情况下,学员居家 或者日间机构训练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这种严峻疫情形势下也能不慌不乱地应对日常活动,训练,真正实现自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社区居家服务也是一次锻炼,锻炼机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也锻炼学员的独立能力,一切都比我们原本想的要好,看到学员的情绪稳定,可以自主快乐的训练、生活这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和考验,相信在以后的道路中他们可以更好的应对一些紧急情况,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图片

放手是一种爱


对心青年来说,因为天生智力障碍,使家长们心存愧疚,就一心想给孩子更多的补偿,这样就使很多家长不舍得孩子亲自做很多事情,对其生活大事小事都无条件的包办代替,这样就使得孩子在长期不能亲力亲为的过程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是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父母都会代劳。对于这种现象,首先要做好的家长的工作,让他们明确到对于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要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价值。其次,则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心青年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也应该自己来做,要能够在学习怎么去做的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


放手也是一种爱,培养心青年的独立性家长需要学会“袖手旁观”

许多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还不能独立吃饭,上厕所,穿衣,洗刷等,这些生活自理的能力为什么就没有呢?可以推断,要么你曾为了那两分钟的时间帮他穿鞋,因为他不会穿或穿得太慢。要么你因为他吃饭时弄得满地,满身都是饭菜,你为了清洁而干脆喂他吃饭,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这些而放弃他学习的机会。你这样做你会节省时间,那么孩子更乐意你这样做,久而久之就成了恶性循环,渐渐地不能接受自己做事。甚至你让他做就发脾气。你有剥夺过他们的这些学习机会吗?实际上我们需要更多的制造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乐意接受机会,自己完成这些生活自理的问题。


但是家长们要为长远打算,你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所以必须让其锻炼并提升自理能力,这样在未来的路上他们才可以少受罪,家长才可以更放心!


图片


故事分享:

小华生活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从小有自闭症的他已经习惯了父母的包揽式、替代式照顾,随之年龄的增长小华去了家附近的辅读学校,父母更是疼爱有加,但是一切进展的并不是那么顺利,别的孩子可以自主吃饭、如厕、穿衣等,但是小华什么都不会都需要他人的协助支持。


慢慢地小华很排斥去学校,也有了很大的情绪问题,后期家长来到学校咨询老师,在老师的开导和正向引导下,小华父母开始配合学校一起训练小华的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从正确的拿勺子到筷子、从自己如厕到如厕自由、从不会穿衣到帮助他人穿衣、从不敢自己出门到自己来回上学,虽然过程是年复一年的训练,其中也有很多难题和辛酸,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的。


父母的放手不是放弃,而是让其可以更好的常态化的去生活、这样不管是对心青年本身还是家长都是一种解脱。



社区化服务是对心智障碍人士的生活品质的提升,恢复其人格尊严与情感的主体性,推动他们融入社会生活的常态。


何为心智障碍者社区化服务模式


社区化服务模式是指推行服务(包括日常的训练和活动)时,应尽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加强服务对象对真实生活环境的了解和体验, 并尽量利用社区本身具有的资源, 包括社区设施、人力资源(社区志愿者)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以期通过社区本身的资源和力量,使服务达到理想的效果。


心智障碍人士社区化服务主要是在社区中为智障人士提供服务,改变部分智障人士的社会隔离状态,加强智障人士对社区真实生活环境的了解和体验, 同时依托社区,在服务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尽量使智障人士可以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感受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的快乐,实现智障人士参与社区、融入社会的目的。项目还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智力障碍问题,为智障人士争取“平等机会、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


例如,慧灵改变从前心智障碍集体院舍式居住的生活模式,让他们回到社区,由一名“生活辅导员”带领5到6名智障人士组成“家庭”,提供晚间照顾及独立生活训练,让智障人士逐渐回归正常的社区生活。迄今为止,这样的“社区家庭”在兰州已有5个,在全国60多个。这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意识,令他们自然地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来。


培养心智障碍人士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享受社交、娱乐、培训和就业的快乐。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智障问题,为智障人士争取“平等机会、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


目前在慧灵的家长也是大力支持我们,理解并了解社区服务化的重要性。在平日的工作中配合我们一起提升心青年的生活品质而努力。


图片

特殊时期来自家长们的关爱


在慧灵城关区两个晚间家庭被陆续封控,我们的家长在第一时间就送去了生活用品以及蔬菜水果,在这里特别感谢陪伴着我们的每一位家长、家人们,有你们和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战胜疫情指日可待,愿一切安好,愿一切平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长按识别二维码

获取更多信息